面对 “风波”,海辰储能选择 “亮剑”!

海辰储能的两份公开文件,让储能行业的“暗流”浮出水面。

8月4日晚间,海辰储能在官方渠道发布《关于近期网络谣言等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》;次日,创始人吴祖钰又向全体员工发出公开信。

来源:海辰储能

在上市聆讯的关键节点,如此密集的发声,显然意有所指。

声明中,海辰储能逐条回应了近期的争议焦点。针对核心高管冯登科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的指控,公司强调第三方鉴定已证实涉案技术不具秘密性,且未应用于产品;

对于美国合作伙伴Powin的破产传闻,明确双方合作未进入规模化阶段,无债权纠纷;

而关于587Ah电芯的技术争议,公司坚称是基于自身2023年技术的自主研发成果。

吴祖钰的公开信则更像一场内部动员。

他回溯海辰从"三无创业"到全球第三的成长历程,表态将用法律武器捍卫权益,并呼吁行业摆脱"产业霸凌"。

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表述,既在稳定团队,也向外界传递着对抗姿态。

这场风波的导火索,是行业头部企业的正面交锋。

6月,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吴祖钰本人,案件即将在8月开庭;

7月,海辰高管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采取强制措施,报案方正是宁德时代。

更微妙的是,双方上半年先后推出的587Ah储能电芯,在技术参数上的高度接近,让市场充满遐想。

对于海辰储能而言,此时发声有其现实考量。

作为冲刺上市的企业,任何负面舆情都可能影响资本进程。

数据显示,其全球市占率已跃居第三,估值超250亿元,正是需要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阶段。而多名核心高管的宁德时代从业背景,更让这场纠纷掺杂了人才流动与技术边界的行业共性问题。

从行业视角看,这起事件折射出储能赛道的竞争白热化。

在全球储能需求爆发的背景下,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份额争夺同步升级。头部企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构建护城河,而新兴势力则在快速扩张中寻求突破,这种博弈或将成为行业整合期的常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海辰储能的回应策略颇具深意。

既通过第三方鉴定报告等"硬证据"进行专业反驳,又以创始人公开信的"软表达"争取情感认同,形成了立体的公关矩阵。

这种组合拳,既是应对当下危机的需要,也可能成为其上市路上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铺垫。

随着8月庭审临近,这场行业风波的走向将愈发清晰。

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它都为储能行业敲响了警钟。

在技术创新与商业竞争的平衡中,如何构建健康的行业生态,或许比单一的市场胜负更值得深思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